• 回答数

    0

  • 浏览数

    614

  • 收藏数

    0

作者:团子良 发表于 2022-12-27 11:48:31
跳转到指定楼层
喝酒,可以说在我们的传统礼仪文化中,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
无论是节假欢庆、朋友相聚,还是社交,几乎可以说是“无酒不成席”。
无论有多少矛盾和事情,碰个杯,仰头一饮而尽,马上啥问题都没有了,“都在酒里啦!”

无酒不成席,大家相聚不免会喝上那么一两杯,这时候最怕的就是有人劝酒!于是,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:
A:“不行不行了,我真不能再喝了,脸都白了”
B:“脸白说明没喝够,酒量不错啊!”
A:“我喝不了酒,一口脸就红”
B:“脸红说明散的快,脸红的全能喝!”
经常在酒桌上听到有人说,“喝酒脸红的人都很能喝,喝酒脸白的人千杯不醉!”事实真的如此吗?
喝酒上脸,究竟是怎么回事?
有研究统计显示,喝酒脸红的现象在亚洲人身上更常见,因此被称为Asian Flush“亚洲红脸”,也叫“酒精性脸红反应”或“亚洲人脸红综合征”,就是我们俗称的“上脸”。



主要是指部分人在饮用酒精饮料后,酒精(乙醇)在肝代谢成为乙醛,由于乙醛刺激而引起的皮肤发红、斑点或起疙瘩等一系列反应。
据估计,约36%的东亚人(中国、日本、韩国)都有有此反应。

人们通常认为脸红是因为不能代谢酒精所致。也有人认为这是对酒精过敏的反应,还是不管不顾地继续喝,或者试图通过吃抗过敏药来缓解。实际上这并不确切!!!

这是由于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在体内堆积的结果,和过敏也没有关系。
正常人体内,几乎90%的酒精都是通过肝脏代谢。
第一步:酒精(主要是乙醇)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,被转化为乙醛;

第二步:乙醛在乙醛脱氢酶2的作用下,被转化为乙酸,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喝酒脸红 —— 强乙醇脱氢酶,弱乙醛脱氢酶
大约80%的亚洲人(在泰国和印度比例较低) 的体内含有一种乙醇脱氢酶叫做ADH1B,几乎所有的中国人和朝鲜人含有另外一种基因,叫做ADH1C。
这些基因能够快速使酒精生成乙醛。
(在含有ADH1B基因的情况下转化速度会提高40—100倍)
有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,然后却烂醉如泥。通常这些人的体内没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,主要就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。
因为只能靠肝脏和消化系统代谢,为了给脏器提供足够的血液消化酒精,所以造成外周血循环减少,面部供血不足。喝酒脸白的人也更容易发生昏迷或酒精中毒。
可是为啥会给人酒量大的感觉呢?

那是因为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,所以个头越大越能喝酒。
在平时的喝酒中,你发会现这类人本来喝得好好的,没什么反应,可是到一定量时,就会突然支持不住,瘫在了酒桌上,这就是积累的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而导致的醉酒现象。
Tips:
在饮酒前30-60分钟服用低剂量的治疗胃痛的药物,可以降低乙醇脱氢酶的工作效率,缓解症状。由于是由基因导致,尚未发现能够治愈这种病的有效方法。
一杯倒或一杯嗨 —— 弱乙醇脱氢酶
这类人群往往是乙醇在体内快速蓄积,一杯放倒。
究其原因,就是乙醇代谢的第一步就垮掉,他们乙醇脱氢酶的能力远弱于常人,根本无法代谢酒精,造成酒精蓄积。
但往往这类人却很幸福,因为他们才是真正能享受酒精带来快感而又不至于饮酒过量的人。
那么问题来了,究竟谁更能喝呢?
事实上,最能喝酒的人既不是喝酒脸红的人,也不是喝酒脸白的人,请停止互相伤害。那么究竟哪种人是我们在酒桌上遇到需要绕着走的对手呢?

答案就是
↓↓↓
让我们共同面对那些
喝酒满头大汗的人!
酒量好是体内同时具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这类人。一般这类人边喝酒边会大量出汗,酒精会随着汗液迅速被排出体外。这类人酒后常去厕所,当然不是去吐酒,而是去排尿,因为喝酒时也会喝进大量的水分。

豪饮型的人并不多,在人群中大约只占到1/10万的比例。
不过,大家说酒神真的快乐吗?

分享:
回复

使用道具

成为第一个回答人

高级模式 评论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